铁路运维再添"智慧眼"!"铁路电缆监测与径路管理系统"通过验收
时间:2025-04-14
2025年3月8日,由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牵头,南京电务段、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与北京邦铁科技联合研发的"铁路电缆监测与径路管理系统"在南京顺利通过科技成果验收。这一系统融合多项前沿技术,为铁路信号设备运维装上了"智慧大脑",标志着我国铁路智能化管理迈上新台阶。
一、技术集成创新,破解运维难题
铁路信号电缆和箱盒如同神经脉络,其稳定性直接关系行车安全。传统人工巡检效率低、盲区多,而新系统通过七大技术突破实现全方位管控:
状态实时感知:电缆监测模块+箱盒环境传感器,
实时监测电缆绝缘、电阻等各项参数。
精准定位溯源:北斗高精度定位+RFID射频识别,厘米级锁定故障点;
全景可视管理:GIS地理信息系统+站场比例图,一键查看全要素空间关系
模块化扩展设计:支持未来接入AI预警、无人机巡检等新功能。
验收现场演示中,系统仅用10秒便完成某站区3公里电缆路径的立体成像,并自动标记出潜在风险箱盒,令专家组成员赞叹不已。
二、安全与效率双提升
系统在设计阶段便以"零干扰既有设备"为原则,通过冗余架构和军工级硬件确保稳定性:
采用防磁屏蔽材料,避免信号干扰;
手持终端与高精定位仪适配复杂站场环境,误报率低于0.1%;
后台管理服务器支持百万级数据并发处理,故障响应效率提升80%。
南京电务段试用报告显示,该系统上线后,光电缆故障平均排查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30分钟,年运维成本预计降低15%以上。
三、路内领先,赋能智能铁路
验收专家组组长指出:"该系统首次实现电缆全生命周期数据与空间信息的深度融合,技术水平达到路内领先,为全路推广提供了样板。"
未来,研发团队将结合"十四五"铁路数字化规划,进一步优化系统的AI诊断能力,并探索与"5G+智慧工地"的联动应用,持续助力交通强国建设。
技术亮点速览
电缆健康状态"一屏统览"
箱盒环境异常实时报警
射频探测仪穿透地下3米精准成像
支持PC端、移动端多平台协同
铁路运维正从"人防"走向"技防",这套系统的投用,让看不见的电缆有了"数字孪生",为春运、暑运等大客流场景再添一道安全屏障。